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激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人民教育家于漪为榜样,奉献教育,潜心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5月28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潘勤率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中青年教师、机关管理人员等赴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暨“崇德修身”沙龙外出践学。教师代表一行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深刻体悟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教育情怀。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部副部长,语文特级教师兰保民以于漪老师的课堂为案例,将于漪老师的育人智慧精炼地概括为:心中有爱、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兰保民指出,爱是教育的基石,但仅仅有爱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来看待。手中有法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策略,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兰保民特别强调,于漪老师的师爱是一种超越亲子之爱的大爱。


潘勤指出,于漪老师集先进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于一身,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其教育教学思想源于实践、基于问题、出于真情,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人民教育家于漪出在上海,就在我们身边,全体教师要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情怀,争做于漪式好老师。

展馆内,泛黄的备课手稿在玻璃展柜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密密麻麻的批注如星辰点点,记录着师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墙上的老照片,于漪老师俯身倾听学生发言,嘴角挂着温柔笑意,将师者大爱定格成永恒。大家深刻感受到于漪老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的使命与担当。

沉浸式体验环节,教师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温于漪老师《海燕》示范课教学场景,亲身体验于漪老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据悉,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于2020年揭牌,以坚持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为遵循,扎根杨浦、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开展研究、展示、培训、推广等工作,展现“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育教学经历,揭示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内涵,宣传于漪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探索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和于漪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与推广路径。
[撰稿/梁术荣 摄影/雷一鸣]
[报送单位/教工部]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