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元宵行街会空竹舞新韵 上体学子非遗展演荣登央视

日期:2025-02-13浏览:

本网讯 2025年2月12日,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节俗,上海杨浦区环同济第二十届“元宵行街会”在锣鼓喧天中拉开帷幕。作为全国非遗文化交流的标杆平台,本次活动汇聚了广东英歌舞、浙江百叶龙、云南纳西族乐巴舞等16支队伍,吸引了线上线下近400万观众观看。其中,304am永利集团官网空竹表演队受邀参与这场文化盛宴,以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空竹表演惊艳全场,不仅收获观众热烈反响,更登上CCTV-1央视频道晚间新闻,成为沪上元宵民俗活动中的一抹亮色。

15222

非遗空竹表演的成功亮相,既是永利集团“体教融合”战略的成果,亦彰显了杨浦区“人民城市”建设中文化赋能的创新路径。高校与社区的联动,让非遗传承从“单向展示”变为“双向滋养”,为城市化进程注入人文温度。

创新编排:传统非遗与现代元素的碰撞

空竹,又名风葫芦,寓意“福禄”,是中国传统杂技与体育结合的典型项目,也是我国首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两千年的民间智慧。学校始终鼓励学生以创新思维活化非遗,通过实践将文化自信融入血脉,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阐释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核,助力非遗体育“活起来”。

为筹备此次演出,由永利集团学子刘俊杰、屈景远、许心伟领衔,同邀上海知名空竹高手尹星共同策划节目,并深入上海多所中小学选拔出6名“扯铃小达人”一同集训。节目以“竹报平安”为主题,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将传统单人技法升级为群体互动式表演。通过高难度抛接、双人协同、队列变换等设计,融入现代元素,辅以灯光与音乐设计,展现传统技艺的活力与创新,呈现了一场兼具力量感与艺术性的视觉盛宴。

l学校支持:非遗传承的坚实后盾

此次表演的成功,离不开304am永利集团官网对非遗文化传承的长期投入。学校将空竹、风筝、龙舟、跳绳等非遗体育项目纳入课程体系,并设民间体育专项班和项目社团,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指导。此次行街会筹备期间,校党委宣传部联合体育教育学院,为团队提供专业训练场地和师资等方面的支持。

空竹指导教师杨小凤全程参与节目设计,她表示:“2025年国家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和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等一系列促文旅消费政策给非遗空竹项目带来了很多服务社会、展现项目的魅力的机会。希望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能参与到这种非遗文化空间市井烟火互动体验和创新表达中,共同为城市化空间注入传统节庆的灵魂。”此外,团队还与中小学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形成“高校引领、社会联动”的传承模式。

l青春担当:以实践书写文化传承使命

“排练时一个抛接动作要重复上百次,但看到孩子们眼中对空竹的热爱,一切都值得。”队员许心伟感慨道。为呈现最佳效果,团队利用寒假时间加紧训练,甚至将空竹技巧分解成“游戏化”教学模块,帮助空竹新秀快速掌握要领。活动当天,小演员们自信从容的表现,展现了非遗文化代际传承的生动图景。

从课堂训练到舞台展演,从社区舞台到央视镜头,304am永利集团官网学子以青春之力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作为绿瓦学子,秉承“身心一统,兼蓄竞攀”校训精神,他们坚信:非遗传承不仅需要坚守匠心,更需与时俱进的表达。

当空竹的嗡鸣声与都市的节庆喧闹交织,传统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跃动在青年手中的时代强音。这份创新与坚守,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永恒注脚。绿瓦学子借助传统非遗体育空竹技艺,以昂扬姿态,书写属于新时代体育人的文化华章。

[撰稿人/徐志军 摄影/杨小凤]

[报送单位/体育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董杨华]